新吴区20个安全急救屋“上岗”
来源: 时间:2025-11-07 10:5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学会这些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后就能帮到身边有需要的人。”11月5日,新吴区江溪街道春城家园A区居民林康民,在小区门口的安全急救屋内跟着志愿者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后开心地说。 据悉,为全面提升公众急救素养、织密应急保障网络,新吴区将安全急救屋建设纳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项目聚焦人员密集场景需求,在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城市广场、体育场馆、养老机构等场所试点布局20个安全急救屋,实现了全区6个街道安全急救屋全覆盖,为短时间内难以获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区域,提供及时、可靠的急救支持。 现场看到,位于春城家园A区的安全急救屋内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简易担架床、公共场所医疗急救包(箱)等应急物资。急救屋志愿者过丹萍为居民耐心讲解了各种急救细节,有了安全急救屋这个阵地,志愿服务队基本每个月都会开展2次公益培训,把专业的急救知识教给更多居民,让大家在紧急时刻能自救、会互救。 在无锡(国家)软件园融驿站内,也设有一座安全急救屋。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鹏介绍,园区目前入驻企业500多家、人员约3万名,“打造更安全的园区”是园区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今有了安全急救屋,园区每个月都会组织物业人员、企业员工等参加各类急救知识培训。后续,园区楼宇内还将增设更多AED点位,进一步织密园区应急保障网络。 新吴区民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全急救屋以“公益+急救”为核心功能定位,集应急救援、安全教育、便民服务、临时避险等多重作用于一体。在物资配备方面,每个急救屋均标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简易担架床、公共场所医疗急救包(箱)等应急物资。部分急救屋还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制氧机、心肺复苏学习模型、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选配物资。此外,所有安全急救屋均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涵盖日常运行、执勤交班、物资设备管理等环节,确保在应急状态下能够实现24小时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提供救援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在每个急救屋各组建了一支安全急救屋志愿服务队,并整合红十字会急救技能培训项目资源,面向辖区居民开展自救互救知识宣传、AED使用实操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居民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 据了解,目前新吴区正在推进安全急救屋内AED设备信息接入灵锡App工作,后续居民登录该App后,可通过“便民地图—医疗健康—AED地图”快速查询附近安全急救屋内的AED设备信息,该功能预计于年内实现完善升级。 (转载自无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