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无锡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锡城热事 >> 正文

太湖淤泥“变”水下湿地带

来源: 时间:2024-03-08 09:14 [ ] 浏览次数:

   

  近日,梅梁湖羊岐村至太湖山水国际游艇俱乐部沿岸水域来了2艘施工船,船上的工作人员不时将约2米高、杆状的RTK测量仪伸入湖底测量,计算并记录坐标、高程等数据。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太湖清淤固淤湿地带试点工程施工现场。“试点工程将把梅梁湖清出来的约20万方淤泥固化土,再在这些湖湾处形成长约1.75公里、宽约100米的水下湖滨湿地带,既解决了部分清淤淤泥出路,又不占用太湖防洪库容,还能有效改善太湖生境。”市水利局规划计划和科技数据处莫昊勇说。

  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梅梁湖今年起要全面清淤,时间跨度为5年,助力改善太湖生境,推动水质由以前在V类至III类之间波动转为III类。但受环境要素制约,湖区周边已找不到堆场来存放清出来的淤泥。而太湖沿岸自然滩涂、湿地较少,用于降低入湖污染的生态屏障还不牢的问题仍存在。“结合湿地带生态修复在湖中处置淤泥,是有益探索。”莫昊勇说。

  “湿地带采用湿法作业,即驳船将含水率不超50%的淤泥固化土运至指定地点后抛填,地形平整后滩面高程约2.5米,仍处于太湖平均水位1米左右。”市城建发展集团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蒋俊说。湿地带要全部种植水生植物,面积约19.74万平方米,其中苦草等沉水植物约18.81万平方米,其余为睡莲等浮水植物约0.3万平方米、芦苇等挺水植物约0.63万平方米。后期这里还将投放鲢鳙鱼等水生动物。这样,湿地带构建稳定性好的水生生物群落,既是一道风景,又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

  为减少风浪冲刷影响,湿地带外围和近岸区域都将设置消浪潜堤。外围为桩式结构消浪潜堤,长近2000米,实体结构工程顶高程为2.8米,上部为0.9米高的透空式消浪结构。近岸区域衔接段潜堤为预制混凝土沉箱+石笼形式,堤长24米。潜堤外侧还设置2道拦藻围隔,总长约4161米,以及一道长约2070米的拦鱼网,为湿地带生物生长“保驾护航”。

  利用梅梁湖里清出来的淤泥构建水下湿地带,是否污染物仍在湖里?蒋俊说:“并非如此。”水下淤泥含水率近100%,易在风浪扰动下扩散至水体形成污染,而湿地带采用固化后的淤泥,在水生植物根茎攀附、鱼类筑巢作用下,其表面的营养物质被固化或吸附,不会大面积扩散到水体里。不久,这片原先水草不丰茂的水域将成为“生态热地”。(转载自无锡日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无锡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